始于设计 - 专于体验 - 合于沟通 - 久于转化 - 终于口碑 !      16年高端网站建设、跨境电商独立站定制开发、300+专业技术,设计团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外贸企业大举进军欧洲

发布者:万邦     目录:全球热点新闻     阅读数:30947

投资者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之际纷纷撤资,但中国企业却反其道而行之,大量来自中国的资金进入那些遭受危机冲击最严重的欧元区外围国家。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存量略高于61亿欧元,落后于印度、冰岛和尼日利亚。但到2012年年底,中国对欧投资存量已增长4倍,达到近270亿欧元。

分析师表示,这股投资热潮可以说标志着中国对外投资模式的转变。预计中国对外投资将在今后10年稳定增长。
研究中国对外投资的专家、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研究总监韩其洛(Thilo Hanemann)表示:“我们看到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大幅增长,尤其是在债务危机最严重时期(展开并购活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机会主义的收购,因为那时资产价格低廉,但也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长期结构性转变,从确保获得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转向收购发达国家的品牌和技术。”
英国《金融时报》最近就中国在欧投资、移民和雄心的现代轨迹展开了调研。从北京到米兰、马德里、里斯本和雅典,一系列报道揭示出中国在欧洲发展规模、投资动向以及中国投资者和移民的策略——这一切全都与中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走出去”政策密切相关,目的是发现新市场和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
中国对欧洲的扩张并非全都一帆风顺。当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Covec,简称中海外)赢得从华沙到德国边境的公路的建造合同时,北京方面将其誉为中国承包商在欧洲达成交易的典范。

但在中海外成本超支和屡次违反当地劳动法之后,波兰政府在2011年取消了合同,当时该项目开工还不到两年。
最令中海外感到困惑的是波兰的环境保护法。该法规定,在公路下方必须为野生动物修建隧道,还有一次要停工两周,以便让青蛙、蟾蜍和蝾螈等7种珍稀动物搬家。
这场挫折在中国商界广为流传,寓意着中国投资者在欧经商或收购时面临的法律和文化问题。然而,即便在市场动荡时期,中海外以及其他先锋企业所遭遇的困难也未影响中国在欧洲投资的信心。

中国年度对欧投资总额相比2011年和2012年的高峰期已有所下降,但欧洲各国的分析师认为,强劲的交易正在酝酿之中,同时有迹象表明,本十年期间中国对欧投资将显著增长。
中国对外投资(以及外国对华投资)的官方数据以不可靠出名,原因是政府在统计中并不计入本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的大部分活动,也不试图确定投资最终流向哪里。
荣鼎咨询和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等独立机构记录了近年中国投资目的地的变化——从资源丰富的非洲发展中国家,转向在欧洲这样的发达世界结盟。传统基金会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持保守立场的智库。

中国私营企业在这一转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德意志银行的数据显示,国有企业是中国对外投资的先锋,在2008年至2013年期间,国有企业占到中国对欧投资的78%。在国内,大型国企在电信、交通、能源和金融等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但德意志银行的研究显示,从2011年到2013年间,中国私营企业在欧洲并购活动中的份额上升至逾30%,远远高于之前3年里的4%。
美国传统基金会编制的数据显示,中国在某一年的对外投资往往会集中于某个国家。2014年迄今,意大利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投资目的地,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意投资大幅飙升。在70亿美元的中国对意投资存量中,近一半是在2014年作出的投资。中国对葡萄牙的投资在2011年和2014年大幅飙升。中国企业曾经有两年在英国并购活动频繁。自债务危机以来,中国对西班牙的投资逐步增长。

中国对欧投资在增长的同时仍面临多个障碍。美国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学者、一个独立的中国对外投资数据库的编制者史剑道(Derek Scissors)表示:“相对于中国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对欧投资规模仍不是太大,因为欧洲不愿向中国出售其尖端技术,而且它也没有多少中国真正想要的其他资产。未来几年,中国对欧投资额将稳步增长,但不会取得重大突破。”

史剑道说:“中国企业正在收购2亿美元、而非2000万美元的德国企业。”
中国商务部(Ministry of Commerce)的数据显示,外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去年达到1170亿美元,仍显著高于中国对外投资额(1080亿美元)。
商务部数据似乎表明,在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中,只有对欧投资额下降了,下降幅度超过15%。但该数据似乎大幅低估了实际投资流量,并且没有计入经由香港流入欧洲的投资。
只举一例就能说明官方数据的问题有多大。官方数据传统上将欧洲小国卢森堡统计为中国对欧投资的最大目的地,这是因为中国企业往往会利用卢森堡较为宽松的税收和公司结构要求,而在那里注册法人实体,进而通过这些实体向欧洲其他地区投资。

中信银行(Citic Bank)首席经济学家、研究主管廖群预计,到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将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对欧洲投资的份额将会越来越高。
中国欧盟商会(Euccc)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将劳动法、人力资源成本、移民法规和“管理风格上的文化差异”视为在欧开展业务的最大障碍。
但突显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迹象是,在已经在欧洲投资的中国企业中,绝大多数(97%)表示他们计划在今后几年加大投资。

今年7月,英国广受欢迎的餐饮连锁店PizzaExpress被出售给总部位于北京的弘毅投资(Hony Capital),这突显出有意买入欧洲资产的中国私人股本买家的兴起。
高盛(Goldman Sachs)银行家、在香港为私人股本集团提供咨询服务的伊恩•德雷顿(Iain Drayton)表示:“突然之间,欧洲越来越有兴趣了解这个新的买家群体。许多中国私人股本公司筹集了大量的资本,而且寻求将其投向亚洲以外的地方,如欧洲或美国。”

弘毅投资旗下7只基金管理着逾68亿美元的资产,它属于中国新一代本土投资公司,它们在物色它们认为自己可以协助打开国内市场的海外公司。它们这么做是在效仿国有企业,后者在过去几年先是谨慎试水,随后开始加快收购欧洲的技术和消费者品牌。

上月,总部位于上海的复星集团(Fosun)在最后一刻提交了对Club Med的竞购文件,与意大利私人股本集团Investindustrial争夺这家法国度假胜地运营商的控制权。
银行家们表示,中国私人股本集团不太可能像前些年的那些收购者那样遭遇可信度危机。

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银行家、为复星等中国客户提供咨询服务的埃里克•迈耶(Eric Meyer)表示:“过去,中国企业做出收购决定所需的时间往往比西方企业要长,而且达不到自己引发的价格预期。现在情况不再如此。它们是真正有动力的买家。”

有政府背景的中国消费者集团——光明食品(Bright Food)曾在2010年试图收购生产饼干和雅法蛋糕(Jaffa Cakes)的英国联合饼干公司(United Biscuits),但未获成功。然而,两年后,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成功地以12亿英镑收购早餐麦片品牌维他麦(Weetabix)。此后该公司在欧洲的收购还包括法国葡萄酒商Diva Bordeaux。中国的房地产及娱乐集团万达(Wanda)去年斥资3亿多英镑收购了多塞特郡(Dorset)的豪华游艇制造商圣汐国际(Sunseeker International)。

德雷顿认为,这种趋势只会加强,因为中国私人股本集团将有能力支付比西方收购集团更高的出价,从而赢得竞标。

外贸网站建设专家万邦转中国进出口网

上一篇: 迪拜乞丐月入47万只是保守估计

下一篇: 嫦娥三号出品:迄今最清晰月面照片展现真实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