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脆弱。2017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深度调整阶段。IMF预计,2017 年全球经济增长3.4%,比2016年略有提高。其中,发达国家增长1.8%,新兴经济体增长4.6%,均较2016 年略有提高。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经济可能继续温和增长,但大选走向不明,未来经济政策取向存在一定变数,美联储加息预期时有反复,企业投资和消费者信心不足,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大。得益于低油价和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有望进一步趋稳。但发达经济体货币宽松政策的空间接近极限,政策边际效用在减弱;在英国脱欧、难民问题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欧洲经济不排除回升受阻的可能;由于日元升值抑制出口,日本经济增速回升的动力依然不足。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仍然面临许多困难,资本外流风险依然存在,结构性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初级产品价格低位震荡仍将影响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资源出口依赖型国家的经济复苏步伐。
国际贸易格局继续深刻演变。随着主要经济体结构调整的进行,全球价值链进入重构期,“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为核心链条的全球贸易大循环发生重大调整,经济全球化路径深刻变化。传统的消费大国尤其是美国正大力推进“再工业化”,部分进口商品和生产环节被国内生产替代。部分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出于贴近市场、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从离岸生产转向近岸、在岸生产,缩短全球供应链,将一些高附加值生产环节重新转移回去。在经贸规则领域,多边贸易体制举步维艰,自由贸易区迅猛发展,全球贸易碎片化风险上升。
“逆全球化”升温、国际贸易投资环境恶化。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回升乏力,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再加上英国脱欧、欧洲极右翼政党兴起、美国大选走向都表明发达经济体民粹主义思潮盛行,主要经济体在经济政策上“逆全球化”倾向愈发严重。一是各国纷纷实施显性或隐性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影响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世贸组织报告显示,2015 年10 月至2016 年5 月,二十国集团成员实施了145 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有近21 项新措施出台,月均新措施数量为2009 年世贸组织开始监测贸易限制措施以来的最高水平。
二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受到严重削弱,新一轮谈判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果。与WTO 非歧视原则不同,双边或区域自贸协定具有一定排他性,区外经济体存在被歧视和边缘化的风险。三是不少政客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为了争取选票,不惜把攻击矛头对准反映国际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要求的措施和政策。这些混乱现象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的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失衡和利益矛盾,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构成威胁。
(二)外贸发展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国际市场需求疲弱。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投资活动低迷,对能源资源、中间产品、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振,使得投资品国际贸易增长显著放缓。2013 年至2015 年,美国企业设备投资年均增长5.5%,比2009 年至2011 年平均增速低9.3 个百分点。在经济低增长的环境下,发达国家消费者信心不足,耐用品消费增长有限;新兴经济体增速总体放缓,拖累居民收入增长,需求不振使得消费品国际贸易缺乏增长动能。WTO 预计,2017 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1.8-3.1%,增速将继续低于世界经济增速预期,这也是WTO 首次提出区间预测,表明未来一段时期国际贸易不确定性较大。
外贸传统竞争优势继续弱化。中国外贸传统竞争优势正在减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正处于“青黄不接”阶段,产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双头挤压”。一方面,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2016 年前8 个月,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和日本进口市场份额比2015 年同期分别下降1.4和2.6个百分点,而同期越南产品在美、日进口市场份额分别上升0.7和1.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领域以互补为主的关系将发展为互补与竞争并存关系,尤其新兴产业发展将面临发达国家更严苛的遏制。
贸易摩擦加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对中国贸易负面影响加大。中国已成为一些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首要对象,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产品共遭遇来自21 个国家(地区)发起的91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同比上升44%;涉案金额109 亿美元,同比上升90%。中国的钢铁、铝业和光伏等领域成为遭受国外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严重影响相关行业出口。
(三)外贸发展新动能加快积聚
外贸新优势正在加快培育。中国外贸企业自主开拓国际市场能力进一步增强。“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装备制造业出口不断增长,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正在形成。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业态保持快速增长。中国电子[-1.78%]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 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2.6 万亿元,同比增长30%,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23.4%。
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效力日益显现。本届政府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16 个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文件(见专栏二),相关部门狠抓政策落实,集中开展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多措并举促进加工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加快外贸新业态发展,修订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深入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积极应对钢铁、铝业、光伏等领域贸易摩擦重大案件,维护中国相关产业发展正当权益。随着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各项举措的落实见效,中国外贸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进出口企业的信心增强,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聚。
外贸跨境电商网站设计专业方案
外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推动辽宁等7 个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水平。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对外贸易与跨境双向投资相互促进的局面正在形成。中国多双边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日韩自贸区、中国—海合会、中国—以色列、中国—斯里兰卡等自贸区谈判取得新进展,为中国外贸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总体来看,2017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也正处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相关政策持续落地生效,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2017 年中国外贸占全球市场份额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货物进出口大国地位继续得以巩固,质量效益继续提升,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面对外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加快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着力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和梯度转移,加快外贸新业态发展,提升进口综合效益,提高服务贸易发展水平,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促进中国外贸优进优出。
外贸网站建设专家万邦网络转自中国商务部。
2017年外贸行情分析及形势
热门标签
外贸网站优化
跨境电商独立站
opencart开发
外贸企业邮箱
英文网站建设
外贸EDM邮件营销开发信
Facebook营销推广
外贸Google推广
外贸网站制作
英文网站设计
亚马逊营销推广
全球热点新闻
外贸网站建设签约
万邦建站帮助
万邦动态
网红直播带货
外贸网站建设
Magento开发
Woocommmerce开发
Shopify开发
Opencart开发
高端网站建设
外贸网站建设哪家好
外贸网站建设多少钱
Youtube营销推广
Instagram营销推广
外贸网站设计
外贸网站推广
日语独立站
日语网站设计
Google Shopping
LinkedIn领英营销推广
软件技术开发